杂感汉之云关于诸葛亮的真相,我们真都懂了吗?

时间:2012-06-18 00:00 作者:轩辕剑万岁 手机订阅 神评论

新闻导语

汉之云之后对于诸葛亮的话题蜂拥而至这么长时间以来也一直没怎么表过态最近觉得,是时候把想说的话都写出来了所以有了这篇拙作望大家建议,高手指点谢谢!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早已是一个被说烂了的问题。但是看到很多人写的文章并非实情,颇有误导人的倾向,所以有几句话在下不吐不快。观点纯粹个人,但

汉之云之后对于诸葛亮的话题蜂拥而至
这么长时间以来也一直没怎么表过态
最近觉得,是时候把想说的话都写出来了
所以有了这篇拙作
望大家建议,高手指点
谢谢!




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早已是一个被说烂了的问题 。 但是看到很多人写的文章并非实情,颇有误导人的倾向,所以有几句话在下不吐不快。观点纯粹个人,但事实胜于雄辩,言辞鄙陋还请包涵。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公元228年,曹丕病逝。诸葛亮趁机出兵祁山,然马谡于街亭为魏明帝曹睿击溃,失败。

       公元234年春,诸葛亮实行最后一次北伐。此次**筹划历时3年,甚至动用木牛流马运送物资。然诸葛亮期待的速战速决并没有成功,司马懿故不出战,对垒之势已成。诸葛亮所盼胜利之日遥遥无期,终于心力交瘁,魂断五丈原。

     诸葛亮北伐了五次,为什么失败呢?且不论成功与否,诸葛亮的北伐举措又是否正确?本人觉得,究其原因,是因为诸葛亮的错误接二连三,话虽难听,却也有因。口说无凭,我们继续。

     诸葛亮曾天才般的设计出“立足荆州,西图巴蜀”的蓝图,以包实力最弱的蜀国可以周旋存活于魏吴之间。诸葛亮**手腕确实令人钦佩,并且终其一生的“鞠躬尽瘁”流芳百世,然而却仍不足以掩盖其失误与不足。陈寿云“于治绒之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说白了还是那个问题,诸葛亮不善于“出奇制胜”。很多人可能会说“你们总是揪着诸葛亮这一点不放,有意思乎?”

     “必然有”。一个不善出奇制胜的军事家,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但绝不会是一位成功的军事家。

    应该说,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更主要应用于攻城掠地之局部战争。小规模战争或许可以神机妙算玩弄对手于股掌之中,然大规模军事行动,诸葛亮往往输在“大局观”“大智能”及“纵横韬略”。

    这一点,个人认为汉之云表现的还是比较客观真实的,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只会挥着那把白羽扇侃侃而谈,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诸葛神”,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立民于千里之外的“人”,这样一位像我们一样也会哀伤,也会惆怅,也会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究竟有没有违背自己做人原则的诸葛亮,才是我们真正的诸葛军师,不是么?

     子午谷奇谋暂且不谈,这个战略失误使蜀军失去了唯一一次可能胜利的“希望”。

      在马谡问题上,就能看出一些端倪。这个事件也是被所有人谈论烂了的。但是我们往往只看到那些表面的现象,例如“诸葛亮的爱材惜才,却又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我在这想问,诸葛亮真的是爱才么?真正爱才的话就不会使马谡身首异处,死而不得其所。这件事上显示出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要么诸葛亮能力不足,要么就是压根不珍惜人才。首先,用人失当是一个军事家切不可犯之错。马谡乃智谋之士,位先锋统兵未必胜任,然作为高级幕僚一类绝对可尽其才。诸葛亮用人失误,于是-------挥泪间斩马谡或许足以塞其责,并在历史上留下了“执法必严,铁面无私”的美名。然悲乎马谡!身首异处!悲乎蜀国!失一良才!

    在这一点上,从古至今,我们往往都忽略了这件事的最大受害人------马谡。只有汉之云一部作品注意到了这点。站在马家的立场上,诸葛亮又如何呢?呵呵,domo的这份苦心,却被诸多人以什么“污蔑伟大的诸葛大神的光辉形象”而狂喷,对于这点,我想domo只能笑笑,我们也只能笑笑。



      很多人说,诸葛亮北伐是为了稳定军心,促进民间劳作,发展国家经济。纯属瞎扯。站在蜀国的角度来说,北魏确实为一大患,虎视眈眈。乍看之下北伐似乎确实非常有必要。然而实则蜀地易守难攻,阳平关,剑阁此等大关岂是一朝一夕便可攻克的?放弃进攻,一心死守,百姓或许还能过几年安稳日子。顺便一说,我们这一代人对“和平”的理解和概念可以说几乎为0。然而,经历过战争的洗礼,目睹过战争的残酷后对“和平”一词的感受绝对是我们无法理解的。在那个战乱年代,百姓最迫切渴望的就是安安稳稳平平淡淡的过日子。然而,好一个北伐,打的蜀国自己弹尽粮绝,打得蜀国百姓民不聊生,打得多少母亲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多少家庭失去了顶梁柱!切肤之痛,我们又有多少人可以体会?
战争,就一定会有苛捐,蜀国本身就势单力薄,弱小不堪。无论人口兵力还是土地都明显逊于魏吴。再加上北伐的冲击,蜀国彻底背上了一个“国内受其荒残,西涂改苦其役调”的沉重包袱。

   再者,魏蜀边境地形对蜀国可以说完全不利,进攻势必要付出更多的兵力徭役。蜀国本就弱小,又何以堪得这“主战国”之名呢?

    三国后期形势已变,已非早期的“群雄混战”。且曹魏本国的势力也远非当年的“政权受创”“人心思汉”。曹睿此时已然早就“立三世,贤能为之用”这个时候的魏国,已经是个不可能攻下的霸国了。当年诸葛亮所期待的“天下有变”更无烟云,如果说之后的曹魏被司马家夺权算是的话,此时的诸葛亮也早死了n圈了。

     所以说啊 ,有时候我们去看历史或是评价历史,往往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所左右自己的思维,这样其实是很悲哀的。我们不仅不能从历史中学到东西,甚至连最基本的直视历史真相都做不到。。。。。。。客观,尊重 是读史鉴史的两大基本前提。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很简单,只是想说domo的思路其实是基于以上这些情况才会有那些所谓的“偏离历史与演义”的桥段发生的。记得风城以前也曾听说过

“发行前寰宇之星的访谈中,吕志凯也表示汉之云是:「主要采用正史三国志的前提下,还引用了演义以及稗官野史的有趣桥段。」


然而许多想吹捧汉之云的人,把「以正史三国志为根基」这句话,扩张解释成「汉之云就是在讲正史,还原正史」。

所以会发生想替汉之云辩护的人,通常拿「这是三国志里面说的,汉之云比较照着历史来讲故事」,但是汉之云明明就加了很多野史史料,于是就被反驳了。

我曾经直接跟吕志凯本人求证过这个问题,他告诉我他不懂为什么玩家要说他们是照着正史来做游戏的,他们明明也掺杂了很多野史,顶多只是正史比例有比一般游戏高,但是也不是全部都正史,为了游戏好玩还是加了一堆野史。部分玩家说汉之云还原历史的这种说法,他们承受不起。”

“汉之云根本没有诋毁诸葛亮,反而极度推崇

认为汉之云再批评诸葛亮的,通常都没把游戏玩通关;如果玩到通关,还认为汉之云批评诸葛亮,那就是没玩懂汉之云。

汉之云明明是一部在军事能力、人格特质、忠义程度上都极端推崇诸葛亮的作品,居然有人一直误以为汉之云在批评诸葛亮……。
汉之云先是故意让玩家觉得诸葛亮军事能力有问题,又穷兵黩武,最后却让玩家发现一切都在诸葛亮的掌握当中, 大家都误会他了,他才是最厉害的 ,这根本就是赞美诸葛亮的手法,何来批评之有?

军事能力,从赵云回忆跟诸葛亮对奕的那段剧情,剧情就明显指出诸葛亮用兵能力极强,只是因为身怀重任,尚未完全发挥。

人格特质,诸葛亮委托横艾暗杀自己、暗中让赵云运作飞羽刺杀也好,都代表说他希望当自己已经跟民意远离时,由横艾、赵云考虑出最有利于百姓的作法,也代表说他对百姓的重视,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

忠义程度,汉之云中诸葛亮不断的提起对先帝的承诺,对大汉复兴的渴望,更看出他的忠诚、鞠躬尽瘁。”

大概就是这样了,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些许收获或启发。谢谢大家!
字号:

杂感汉之云关于诸葛亮的真相,我们真都懂了吗?

时间:2012-06-18 23:30:19 作者:轩辕剑万岁 参与评论 【投稿】
文 章
摘 要

相关阅读:轩辕剑,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