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云之遥男女主角的心理历程

时间:2012-06-19 00:00 作者:月怜忧 手机订阅 神评论

新闻导语

个人情感与大局之间的取舍和以往的主角不同,暮云出场只是个懵懂的少年,从小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下,有着青梅竹马和朋友,生活符合绝大多数人对于“幸福”的定义。第一次让他成长的无疑是少室山的经历。面对朝夕相处的朋友和前方等待支援的大军,暮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去救援同伴,也因为如此,最后他毫

个人情感与大局之间的取舍





和以往的主角不同,暮云出场只是个懵懂的少年,从小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下,有着青梅竹马和朋友,生活符合绝大多数人对于“幸福”的定义。


第一次让他成长的无疑是少室山的经历。


面对朝夕相处的朋友和前方等待支援的大军,暮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去救援同伴,也因为如此,最后他毫无悬念地输掉了比赛。


正如张颌所说的,人必须顾全大局,如果每个人都因为一己之私而置别人于不顾,那是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人的。


但同时他也给暮云留下一句话:“若你自认必须忠于自己,而又敢于面对那代价,而那决定又并不至牵累无辜时——那你就尽管去做吧!”


正是这一句话,为接下来剧情打下了伏笔。





本篇:柏乔之死


柏乔之死对暮云是一次很大的打击,这时的暮云依然我行我素,反复恳求曹睿允许自己上前线,希望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却迫于命令不得已而作罢,之后又经过了商横的教训才明白自己太过鲁莽,想要为曹睿分担,主动招降舒莞儿。显然经过一系列挫折之后,暮云已经懂得了顾全大局的重要性,明白在大环境下需要适当克制自己的感情。





真正的友情,不是为了报仇失去理智,而是为了对方更好地活下去。





兰茵篇


很多人说兰茵篇讲的就是爱情,其实我觉得完全可以把兰茵代入到本篇的暮云中去,不是把兰茵当成一个为爱情和亲情进退两难的小女人,而是一个经过一系列曲折经历后能够勇敢面对自己内心的人。


和一开始的暮云不同,兰茵知道当年那一场法术出错之后,芝茵被分离出体外,而自己这个本来应该被抛弃的部分却好好地留在本体上,心里对芝茵始终存有愧疚之情,再加上芝茵数次帮助自己搪塞应龙,这份愧疚和感激交加的情感让她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反抗芝茵,甚至在芝茵暗示自己动手分离剑气的时候也是敢怒不敢言,忍住悲伤下了手。甚至直到芝茵想要观看徐暮云剑气成长程度的时候,兰茵也没有阻止,因为她对芝茵不但有愧疚之情,更在无形中把芝茵当作了自己的姐妹。兰茵希望能够既保全暮云的性命,也能够拯救主人,成全应龙和芝茵的心愿,于是以此作为动力寻找盘古斧、百年瑶花(话说那个巫山真是走死人= =),只可惜依然毫无用处。另一方面芝茵的态度也开始转变,开始对她失去耐心,催逼她立刻执行使命,走投无路的兰茵开始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痛苦当中。其实从一开始,她就一直在逃避,从来没有正视过自己的内心,亲情让她始终回避了那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她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她自己想不想执行这个任务。她忘记了尊重自己的意愿,一直任人摆布,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尊重自己的权力。明白了这一点的兰茵终于开始反抗,并且付出了生命。





兰茵认为这件事必须忠于自己,于是她听从了内心的愿望,在不牵累无辜的情况下,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使命,结束了痛苦,无论对于芝茵还是兰茵,都是一个解脱。





暮云篇


亲密无间的敌人。


用这句话来形容暮云和诸葛亮再适合不过。


他们是敌人,他们分属不同的阵营,柏乔和张颌都死于蜀军之手。


但在帮诸葛亮阻挡刺杀者的过程中,暮云也对诸葛亮产生了一种惺惺相惜之感。否则又怎么会在诸葛亮询问自己的过去时向他袒露心迹,世事无常,本来应该是敌人的暮云因为亲情和内疚前来保护大汉的丞相,而原本是大汉最衷心部队的飞羽却反过来要刺杀他们的丞相,更让人感慨。


现在的暮云已经孑然一身,身边所有关心他的人都已经不在了,所以他把全身心投入到保护诸葛亮的任务中去,付出生命也在所不辞。


在无形中,暮云已经由年少无知转变为了成熟冷静。


参考子君事件,面对子君的质疑,暮云只用了几句话就让他无话可说。无论他们过去是什么立场,现在他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比起自相残杀,一致向外不是更好?


还有端蒙事件,第一次,暮云听从了诸葛亮的劝阻,放过端蒙,而第二次却没有,因为那是诸葛亮许下的承诺,与他徐暮云无关。无论身处何方,徐暮云始终是徐暮云,依然有仇必报,敢爱敢恨,只是他已经学会了顾全大局。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个信守承诺的人(在诸葛亮死后的自责等等),虽然最后诸葛亮还是死了,但他为父亲的遗愿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就像张颌所说的那样,暮云或许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人,他有自己的主张,有时候还会意气用事,但在不会牵累无辜的情况下,也应当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凡事只要无愧于心。

相关阅读: